在探讨建筑环境控制,尤其是湿度管理的复杂议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湿气负荷这一核心挑战。湿气负荷,作为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和建筑能效的关键因素,其有效管理对于维护建筑内部空气质量、保护建筑结构以及提升居住者健康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湿气负荷的分类、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控制策略,以期为建筑设计者和运维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
一、 湿气负荷的分类:正常负荷与意外负荷
湿气负荷通常被划分为两大类别:正常负荷与意外负荷。正常负荷是指系统与设备在常规运行条件下应有效去除的湿气量,这部分负荷主要由外部环境条件决定,如外气的露点温度。在一天之中,正常湿气负荷的最高峰往往出现在清晨露水蒸发或雨后天晴时,此时显热负荷相对较低,而潜热负荷(即由于水分蒸发引起的热量转移)显著上升。因此,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将潜热与显热分开估算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精确选择除湿设备,确保室内环境维持在适宜的水平。
意外负荷则是指那些非预期发生的湿气来源,其大小和变动往往更为恶劣。揭示了不同潜热负荷来源的比例,其中通风成为一般商办建筑最大的湿气负荷来源,特别是对于外气通风量较高的建筑,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泄露也是不可忽视的意外负荷来源,图3通过展示70栋美国东南部商办建筑的泄露实测结果,揭示了当HVAC(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启动时,超过半数的建筑存在每小时2至10次的换气泄露,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且难以通过经济有效的方式控制。
二、 湿气负荷的影响因素与计算方法
正常湿气负荷的大小主要受外气露点温度影响,而ASHRAE基本原理手册的第26章提供了全球超过1400地点的最高露点数据,这些数据为精确估算特定地区的正常湿气负荷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建筑的具体设计、使用模式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以确保负荷计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对于意外负荷的估算,则需更加细致地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密封性、HVAC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日常运维中的潜在泄露点。图4的比较研究指出,学校因人口密度高而成为湿气负荷最大的建筑类型之一,其中地板/地毯清洗造成的负荷比例不容忽视,却常被设计环节所忽略。此外,新建房间中水泥持续蒸发出的水汽也是不可小觑的湿气来源。
三、 湿气控制策略
鉴于湿气负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至关重要。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分离潜热与显热负荷计算: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应将潜热负荷从显热负荷中分离出来,以便更精确地选择合适的除湿设备。
2. 外气除湿:在将外气送入空调系统前进行除湿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除湿效率并降低能耗。独立的除湿系统因其经济性和高效性,成为解决湿气控制问题的优选方案。
3. 回风除湿:将回风导入除湿系统,即使在不依赖外气的情况下,也能有效控制室内湿气水平,进一步提升除湿效果。
4. 管道密封:严格密封送风与排风管道,避免使用建筑空间作为非密封的机械式回风混合箱,这是减少意外负荷、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措施。
5. 避免过度空调:增加空调能力并不总是解决湿气问题的有效途径。过度依赖温度控制而忽视湿度管理,反而可能加剧湿气问题。因此,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空调系统设置。
综上所述,湿气负荷的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复杂过程,需要从负荷计算、系统设计到日常运维的考虑。通过实施上述控制策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室内湿气问题,还能提升建筑能效、保障居住者健康,最终实现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在湿气负荷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将更加深入,为构建更加舒适、健康、高效的建筑环境贡献力量。
下一篇:居家、办公室环境导致人体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