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农业和食品储存领域,气调库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储存设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核心在于通过调节库内气体成分,创造一个低氧、高氮(或其他惰性气体)的环境,从而有效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长保鲜期,减少损耗。本文将深入探讨气调库设备中制氮降氧设备与工业加湿器的配合使用,以及制氮机的选用、安装调试等相关知识,以期为气调库的建设与运营提供有益参考。
一、制氮降氧设备与工业加湿器的配合使用
在气调库中,制氮降氧设备是实现气体调节的关键。利用制氮机产生的95%—98%纯度的氮气,可以有效置换(稀释)库中的氧气,降低其浓度至适宜果蔬储存的水平。对于小型气调库而言,这一设备还能用于排除过量的二氧化碳、乙烯等有害气体,进一步优化储存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制氮降氧设备与工业加湿器的配合使用至关重要。湿度是影响果蔬储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工业加湿器能够精准控制库内湿度,与制氮设备协同作用,共同营造出一个既低氧又适宜湿度的储存环境。这种组合不仅提高了储存效率,还显著延长了果蔬的保鲜期。
二、制氮机的选用与类型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制氮机主要分为碳分子筛物理吸附式和中空纤维膜分离式两种。两者均以空气为原料,但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所不同。
碳分子筛物理吸附式制氮机利用双塔中的碳分子筛对氧、氮分子不同的吸附速率,通过加压吸附氧、减压解析氧的方式,不断在双塔中变压切换制氮。这种设备具有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等优点,但结构相对复杂,维护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中空纤维膜分离式制氮机则采用了更为先进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这种膜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制氮速度快、无易损运动部件、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等一系列优点。其核心部件——中空纤维膜组由上万根乃至数十万根直径在50—500μm的中空纤维并列成束,两端浸固环氧树脂形成膜滤芯。当压缩空气通过空心纤维时,氧和水蒸气因透过膜速率快而被排出,而氮气则因透过膜速率慢而留在膜内,形成较高纯度的成品气。
三、制氮机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
在选用制氮机时,需根据气调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方面要考虑满足库中最大的气调间的降氧要求,即在果品进库后1—3天内达到气调参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全库的间数和总容量。此外,还应考虑设备的能耗、维护成本以及运行稳定性等因素。
安装调试过程中,应确保制氮机的供气压力、含油量以及过滤系统均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中空纤维膜制氮机而言,空压机的供气压力一般控制在1.0—1.2Mpa范围内,含油量需低于5PPm。同时,制氮机本身的三级过滤系统也需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压缩空气的质量。
在运行管理方面,应定期检测库内气体成分和湿度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氮机和加湿器的运行状态。此外,还需注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如定期更换滤芯、清洗膜组件等,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脱氧制氮设备的探讨
除了上述两种主流的制氮设备外,还有一种称为脱氧制氮的降氧设备值得探讨。其原理与分子筛制氮类似,但利用真空脱附和闭式循环技术,本身不配大空压机,因此能够节省电能。然而,这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真空泵和整个机器系统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且设备体积较大、价格较贵。此外,虽然电能消耗有所降低,但经常需要更换昂贵的专用真空泵用油,导致整个运行费用并不低。因此,在选择时需根据气调库的实际情况和预算进行权衡。
结语
综上所述,制氮降氧设备与工业加湿器的配合使用对于气调库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在选用制氮机时,应综合考虑设备的类型、性能、能耗以及维护成本等因素;在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过程中,则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气调库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果蔬的储存和保鲜提供有力保障。